“党的政策好,党员干部也都在为村子发展想办法。现在我们村不仅上学、养老、生活方便,更重要的是有了致富产业,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。”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村民梁建飞说。
去年以来,绥德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郝家桥村考察时提出的“建好党支部、选好带头人,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”重要指示精神,出实招、破难题、求质效、建机制,聚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过硬全面提升。
其间,绥德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“4+X”主导产业布局,采取村村联建、村企联建等形式,围绕苹果、红薯、红枣、核桃、香瓜等特色产业,建成6个村村联合党总支和3个村企联合党总支,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融入产业发展全链条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构建区域产业联盟发展新引擎。正是在产业联盟党组织的带动下,该县依托信息联享、资源联用、活动联办、服务联做,推动优势特色红薯产业实现大发展,2022年红薯种植面积突破4.5万亩,产量预计超过11250万吨,总产值达到3.6亿元。
“‘一肩挑’人员动态管理办法通过列出负面清单,明确了底线红线,让我们对哪些事坚决不能干了然于胸,有效解决了作风不实、服务不够、产业不强的问题,为乡村振兴和基层自治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。”绥德县中角镇郝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郝春宏感触颇深。
村级“一肩挑”制度实施以来,绥德县定期选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勇于担当作为的“好支书”,通过典型示范引领,弘扬榜样力量,激励担当作为。同时,围绕政治表现、履行职责、工作作风等七个方面列出25项负面清单,通过提醒警示、约谈通报、停职检查和调整职务4种处理措施,有效解决履职不力、作用不强等突出问题。县委组织部不定期开展督查检查,对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质效评估,确保动态管理有力有序有效落实。
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绥德县还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,精准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;通过集训轮训的方式,累计培训农村党员6300余人次;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,推行农村骨干党员结对联系低保户、困难户等“8类户”特殊群体制度,帮助解决问题675个;将储备的698名村级后备力量纳入县级干部教育规划,通过“导师帮带制”、“一对一”定向培养等方式,让后备力量在村级助理、矛盾调解等多岗位跟班学习、蹲苗历练、锤炼本领;先后投入600余万元,高标准打造提升了220个标识规范、功能科学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和26个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样板村。
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,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,努力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带头人作用,形成一批可借鉴推广的模式,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,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贡献。”绥德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李亚明说。
网站地图 意见建议 关于我们 公开审查 榆政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
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 市政府办公室承办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
网站标识码: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
办公地址:陕西省榆阳区青山东路1号 技术支持:0912-38936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