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榆林高新公安分局深入践行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理念,探索创新“四联共治”基层治理新模式,通过社区警务联盟、信息平台联网、专业队伍联调和社会力量联防,为辖区居民和商圈企业创造了更安全的居住环境、更优质的营商环境。
社区警务联盟
党建+群团。该分局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发挥社区“双报到、双服务、双考核”机制,推动公安、教体、执法等机关、单位及群团组织进社区、入网格,组建网格党组织95个,组建网格员400余名,任命社区警务长18名、警务助理36名,“双报到”志愿者2000余名。
警格+网格。按照社区网格“一网全覆盖”的原则,大力推行“1+2+N+X”的网格化群防群治工作模式,按照“一室一品一特色”,精心打造社区警务室18个,覆盖社区网格95个。建立了警格与网格在警务、服务、考核等方面的联动融合机制,将基础治安要素全部纳入网格管理,在疫情防控、人口普查、矛盾化解等工作中实现了深度融合。
网上+网下。拓展“互联网+服务”功能,精心打造网上警务室,组建了“网格微信群”,精准开展防电诈、防吸毒、防安全事故等宣讲,开启抖音“平安”网络直播。
信息平台联网
编织“智慧防控网”。该分局以“雪亮工程”建设为契机,围绕高新区、科创新城主干道路实际,将城市主要道路连成线,把“平安走廊”向全路网延伸,建成公共视频监控319个、治安卡口10套、高点监控35个。
构建“小区安防网”。推动建设人脸、车辆抓拍、门禁识别等技防设施,全面汇总前端数据,精准掌握小区车辆进出数量、停放时间、居民活动轨迹,动态管控小区治安环境。目前,累计建成智慧安防小区63个,前端智慧单元64套5654个,辖区114个居民小区有94个实现了“零发案”。
打造“实战指挥网”。依托公安基础网络,建成集语音、数据、图像于一体,有线、无线相结合的空中、地面全方位、多手段的高新区综合治理中心,构建了“一点作战、全局支撑、实时响应”的情指勤舆一体化警务实战体系。
专业队伍联调
以法为基,联动支援调。该分局建立了警种部门包社区、机关民警进社区联动支援工作机制,推动机关警力沉入社区、融入网格、走进千家,推动解决社区、小区长期无法解决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。在全局机关开展了“局领导当一天值班长、部门负责人当一天社区警务长”活动,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。
以理导情,专家坐诊调。依托网格化社区警务,打造“民安”联合调解室、网格议事室,建立了由民警、律师、法官等组成的调解员库,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22名,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00余起。
以情入理,敲门主动调。针对辖区高发、易发类警情现状,建立了由公安、社区、妇联等组成的预防、干预、救助、调解专班,开展敲门行动,通过心理疏导、情理感化、法律告诫等方式,化解家庭类纠纷280余起。
社会力量联防
“义”起守护,助力宣防。该分局整合居民小区、行业场所、学校保安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,组建了17支1700余人的义警队伍,覆盖了5个街道、18个社区、7个大型企业,参与反诈宣传、平安护校等警务辅助活动2000余人次。
网格驻巡,助力打防。充分发挥“一融三联”机制的引领作用,以辖区18个社区警务室、2个警务工作站为支点,设立网格驻巡点,由社区警务长就近组织高新、科创义警、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协同开展治安巡防、隐患排查、纠纷调处等工作。
梯次联动、助力安防。针对辖区驻地警卫多、大型活动多、体育赛事多、警力资源少的实际,建立了“警察+义警”联动安保机制。特别是在省十七运会安保中,先后调集7000余人次安保力量参与各项体育赛事安保工作。
网站地图 意见建议 关于我们 公开审查 榆政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
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 市政府办公室承办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
网站标识码: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
办公地址:陕西省榆阳区青山东路1号 技术支持:0912-3893665